中药熏蒸疗法——“熏”出舒适、“蒸”出健康!
一、什么是中药熏蒸疗法?
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、汽浴治疗疗法、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,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,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。
中药熏蒸疗法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就有对熏洗疗法的论述。“其有邪者,渍形以为汗”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……摩之浴之”‚此处“渍形”、“浴之”即熏蒸法。《理渝骄文》曾指出“外治之理,即内治之理;外治之药,即内治之药,所异者法耳”。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小儿肢体异常疾患古已有之,宋代《太平圣惠方》中就记载了“李叶煎汤……温洗浴儿”治疗“反倒天矫,其状似痫”之小儿肢体痉挛证候。
二、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原理
1.中药熏蒸具有神经、经络的调节作用。它的热药效应,能使不协调的脏器功能得到有益调节,起到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强筋健骨、缓解肌张力、提高肌力的作用,使人情绪放松,肌肉松弛,睡眠改善,身心舒畅,从生理到心理趋于协调平衡。
2.使人体在排汗的同时排放杂质。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,局部的熏蒸则能快速缓解局部疼痛,比如肌肉酸痛乏力等,还能同时防止身体水分的大量流失。
3.双重作用。做中药薰蒸时,有效利用温热效应和药物渗入双重作用,药随血液循环直达全身,营养神经,增加组织营养,增强免疫力,改善睡眠,改善肌肉紧张度,缓解肌腱韧带的亢进反射,使关节和肢体活动灵活,解除肢体的功能障碍,改善异常姿势。
4.具有止痛作用。选用红花、当归、丹参等中草药做熏蒸,可作用于感受神经,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,加快清除疼痛部位代谢废物,从而减轻肩颈疼痛、腰痛、关节痛、痛经等各种寒湿性疼痛,肿胀等。
三、中药熏蒸疗法的注意事项
1.饭前饭后半小时内、饥饿、过度疲劳不可中药熏蒸;
2.急性传染病不宜中药熏蒸;
3.有开放性创口、感染性病灶、年龄过大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不宜中药熏蒸;
4.对药物过敏者不宜中药熏蒸;
7.中药熏蒸过程中应注意有无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气促、心跳加快等不适,严防出汗虚脱或头晕;如有不适,应立即停止熏蒸。
8.中药熏蒸温度以38℃~42℃为宜;
9.中药熏蒸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;
10.中药熏蒸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饮水,补充流失水分;
11.儿童应有专人陪护;
12.熏蒸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,以便药物能够充分吸收;
13.熏蒸后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;要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
来源: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
编辑:张凡 审核:荣强
- 上一篇
漯河市卫健委举办全市医学重点(特色)专科现场答辩评审会
为进一步推动漯河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,按照“三名联动”战略要求,根据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安排和“十四五”卫生健康发展规划,7月24日,市卫健委在漯河医专二附院门诊楼501会议室成功举办全市医学重点(特色)专科现场答辩评审会。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冯青柱参加会议并讲话,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全体人员,全市各申报单位主管院长、医务(科教)科长、申报专科学科带头人,评审专家组成员共150余人参加会议。
- 下一篇
巨脾+出血,漯河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团队微创手术解决病痛!
近日,漯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二病区(肝胆胰脾外科)在科室负责人韩彦华的带领下,自主完成一例“腹腔镜下巨脾切除+贲门周围血管离断”的手术,绕开传统的开腹手术,通过微创方式治疗“肝硬化、门脉高压、脾大”,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创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