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智技术赋能髋关节翻修,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(河南省骨科医院)人工关节翻修科成功开展巨大骨缺损翻修术
近日,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(河南省骨科医院)人工关节翻修科贾宇东团队运用数智技术,为一名左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、髋臼侧巨大骨缺损的40岁女性患者成功实施可视化全髋关节假体翻修术。该手术通过术前精准规划与VTS术中导航技术,结合“桩基技术”的精准实施,使髋臼巨大骨缺损处理变得可视化、精准化、微创化,为翻修手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。
患者于12年前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当地医院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,9个月前出现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。经贾宇东医疗团队详细诊断,患者左髋关节髋臼假体移位,角度失常,股骨头偏心,假体周围骨溶解,髋关节处于强迫体位,无法站立行走,确诊为“左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障碍”。由于该患者较年轻,骨溶解严重,有效骨量较少,同种异体骨断供,给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。为此,贾宇东医疗团队组织多学科会诊,在刘又文主任、李红军主任指导下,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,决定实施个性化全髋关节假体翻修手术,实现了该患者髋臼假体松动——巨大骨缺损的精准治疗。
术前数智技术|精准规划
基于患者CT扫描数据,医疗团队联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(河南省骨科医院)数智骨科技术,1:1还原患者髋关节立体解剖结构,测量骨缺损量、假体安放角度等关键参数,精准制定术中方案和假体选择。
依据个性化数据,采用VTS技术模拟内植物最佳置入位置及型号,达到内植物与骨骼的精准贴合,为手术铺设安全精准“轨道”。
术中可视化操作|实现精准置入假体
术中,标记骨性结构后,通过VTS导航技术,可视化操作下置入髋臼螺钉,导航可见与有效骨组织精确匹配,实现安全有效固定。在导航引导下,按照术前规划方案安放匹配假体,整个过程精准高效,最大程度保留患者正常骨量和软组织,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,降低感染及相关血管并发症风险。术后影像学显示,巨大骨缺损得到良好处理,假体位置安防精确无误。患者术后2日即可下床扶拐行走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来源: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(河南省骨科医院)
编辑:王净丽 审核:荣强